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基础信息公开 >> 统计规划 >> 规划计划

文字: | |

集美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时间:2017-09-28 阅读人数:

  一、经济发展概况

  2016年,集美区主动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跨岛发展机遇,全面实施美丽厦门人文集美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1.04亿元,增长8.7%;规上工业总产值837.63亿元,增长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7.92亿元;财政总收入106.63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收入30.81亿元,分别增长11.5%和1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11亿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10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99元,增长7.8%。

  经济规模效益持续提升。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16年的0.4:49.44:50.16,“4+X”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产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获评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软件园三期起步区等一批产业载体建成投用,厦门演艺城初步成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人、市“双百计划”16人,引入台湾生产力中心辅导21家企业转型升级,集聚32家众创空间,宏发电声、金龙联合、蓝斯通信获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证。区域性产业扶持政策“洼地”初步成型,出台惠企政策26项。区产业引导基金参股设立子基金14支,总规模40.9亿元,数量及规模全市领先。多规合一、商事登记等改革顺利开展,商事主体增加到57316户,保持了每年近1万户的持续增长。

  城市功能品质完善优化。“一心四片”的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初步形成集聚态势。征地拆迁工作强力推进,完成征地4.36万亩,拆迁410.96万平方米,为城市和产业发展腾出空间,有力推动了集美新城、马銮湾新城、机械工业集中区等重大片区开发。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建成田头、张庄等46个美丽村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同集路、集灌路、杏滨路等8个“两环八射”市级城市快速路改造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地铁1号线集美段11个站点站房基本建成,6号线启动建设。高标准建设20公里环杏林湾绿道,集美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启用并列入国家试点项目,集美北部新城区中央公园等一批公共停车场建设有序推进。

  人文特质魅力彰显。实施人文集美发展战略,大力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成功举办首届嘉庚论坛系列活动,创作电视动画片《陈嘉庚的故事》等一批文艺精品,集美学村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提升了嘉庚精神领航基地知名度。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编制全省首部县区级文化业态布局规划,打造国际集美节旅游品牌,成功举办海峡两岸龙舟文化节、国际气球艺术节、草莓音乐节、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中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总决赛等高规格品牌活动。灵玲国际马戏城、嘉庚剧院、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厦门老院子等一批文化演艺场馆投入运营。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深化,打造“心灵绿洲”、诚毅志愿者联盟等品牌,涌现出陈清洲等一批先进典型。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继续实施基层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开展流域截污整治,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河长制”,小流域治理扎实推进;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覆盖全区208个村庄,实施分散式污水治理的村庄69个,村庄生活污水处理项目通过住建部2016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初审。开展坂头-石兜水库农业面源治理,区域水质明显改善。实施杏林湾环湾截污工程,在全省率先试点对初雨污染进行截流处理,在全市率先建设截污工程智能化监控系统。查处3家小电镀、18家非法排污污染水体、3起非法倾倒危险化学品等违法企业,并通过媒体进行曝光。新增灌口风景湖等34个公园,天马山生态红线示范段等一批生态工程建成投用,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过国家和省、市绿化考评标准。

  二、社会事业发展概况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教育固定资产投入3.74亿元,共有厦门十中图书馆综合楼等9个续建项目,美山中学等4个新开工项目。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400个,学前教育学位1440个。杏南中学以高分成为省一级达标高中,新增北站幼儿园、新亭幼儿园两所公办幼儿园,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称号。厦门医学院建成招生,市第二医院升格为岛外首家三甲医院,“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模式稳步推进,提前完成2016年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目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大幅提升。卫生和计生部门顺利整合,全面落实两孩政策,计划生育工作保持良好态势。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坚持民生优先,民生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78%。全省首创对被征地农民和退养渔民等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工资性补贴,核发各类就业补贴234.35万元,新增就业7661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498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958人,基本建成全民社保城区。“绿洲计划”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健全,整合实施76项社会民生救助政策,覆盖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养老等13个大方面,最低生活保障、教育救助、医疗救助等标准大幅提高,救助金额达1.6亿元以上。顺利完成村居换届选举,社区网格化工作实现全覆盖。城乡社区普遍建立居民理事会或乡贤理事会,建成区级社会组织孵化园,入选全国首批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全区农村集体发展项目用地总体规划》通过审批,建成杏林等5个村集体发展项目。投资1.3亿元提升改造安置房小区公共配套,办理安置房个人产权证1472套。

  平安集美建设迈上新台阶。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基本建成,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80起,同比上升26.98%,死亡16人、同比下降15.79%,受伤21人、同比下降22.22%,直接经济损失263.97万元、同比下降6.40%。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强化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燃气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建成全省县级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社区矫正中心,社会治理综合平台被授予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奖。面对今年以来全球最强、也是1949年以来登陆闽南的最强台风“莫兰蒂”的正面袭击,全区党政军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抗御和灾后重建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恢复重建的“集美速度”广获好评。

  政府自身建设显著加强。坚持依法行政,启动“七五”普法,获评省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区。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等六项制度,完成决策实施情况评估、规范性文件清理,废止和失效61件规范性文件。严格规范行政执法,建成投用行政执法信息化平台,强化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实现依法行政与法院行政审判、检察院司法监督的良性互动,区政府负责人出庭率位居全市前列。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9件、政协委员提案87件,法定期限办复率均为100%,满意率分别为97.9%和97.7%。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公布区、镇(街)两级行政权责清单。区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全省首创惠企政策集中服务平台,进驻中心的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增至108个窗口957项,日均办件量排名全市各区第一。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