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重点信息公开 >> 食品药品安全 >> 食品药品抽检情况

文字: | |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18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2018年第6期)

时间:2018-06-12 阅读人数:

    端午将至,为保障我市传统节令食品粽子的消费安全,根据年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计划,2018年5月,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对我市粽子共计127批食品样品开展了专项监督抽检。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检验规范,个别项目不合格,其产品即判定为不合格食品。

  总体情况:“粽子”专项监督抽检127批食品样品,检出1批次食品样品不合格,合格率99.21%。其中流通环节32批,1批次不合格;生产环节19批、餐饮环节56批、网络环节20批全部合格。

  不合格产品情况如下:

  1、厦门市思明区莲前东路1198号厦门新华都购物广场有限公司前埔店销售的标称郑州市惠济区天河路中段河南全惠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三全”金丝蜜枣粽,大肠菌群检出值为270 CFU/g、60 CFU/g、20 CFU/g、40 CFU/g、20CFU/g,标准规定为n=5,c=1,m=10,M=100CFU/g,检验机构为厦门泓益检测有限公司。

  消费者如要进一步了解全市粽子的监督抽检情况,登录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http://www.xmscjg.gov.cn/)查询或关注“食安厦门”官方微信。

  风险交流:食品安全专家面对面

  (厦门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集美大学教授 苏国成)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来临,也是人们食用粽子的高峰时期,厦门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祝我市广大消费者节日安康,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贮存、烹煮和食用粽子时,应当注意以下方面:

  一、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具有清晰标识的粽子产品。

  消费者在选购粽子时应从正规渠道购买。挑选时,真空包装粽子、塑料袋或铝箔袋粽子包装应完好,要注意观察包装袋是否有破损、漏气或涨袋等现象。粽子的尖角容易刺破软包装材料,一旦破损,易造成细菌侵入从而引起粽子变质。还要鼻闻粽子是否有霉味等其它异味,清香味浓郁的粽子食用时风味更好。同时,要注意观察粽子外包装是否有印刷清晰的厂名、厂址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尤其是新鲜粽子,由于其保质期很短,要尽可能挑选出厂时间较近的产品。

  二、不过度追求粽叶颜色,注意煮熟煮透粽子。

  粽叶经过高温蒸煮后绿色会褪去一些,略发黄,属正常现象。消费者在购买粽子时,不要过于追求粽叶的颜色。粽叶过度鲜绿,并不是真实自然的。一般情况下,墨绿、黄绿、淡黄都是正常的。新鲜粽子、速冻粽子的粽叶应包裹完好,棕体应形状完整,无露米、变形现象,粽线捆扎松紧适度。

  很多含有杂粮或杂豆的粽子,需要较长的蒸煮时间才能煮熟煮透。冷粽子因淀粉返生、脂肪凝固等原因不宜直接食用,否则影响粽子的口感及风味,特别是肉馅粽子等含油脂较高,更应当煮熟煮透后食用。煮制时间可参考产品包装上的说明。

  三、分类存放,随包随吃,少量购买。

  粽子分新鲜粽子、速冻粽子、真空包装粽子、常温粽子,要根据所购买的粽子类别,采用不同的存放方法。新鲜粽子每次要少量购买,即时食用,食用剩余的粽子应及时冷藏或冻藏。

  端午节气,天气比较炎热,南方地区更是湿度较高,粽子营养丰富,含水较高,容易酸败,霉菌等致病菌极易生长繁殖。不能常温下闷放在不透气的塑料袋中,如能在2-3天内食用完,可放置在冰箱中冷藏;如要存放多日,宜放入冷冻格冻藏。真空包装的粽子开袋后同样需及时冷藏或冻藏。常温粽子可直接放在室内阴凉处存放,也可在冰箱冷藏室存放,不建议放在冰箱冷冻室存放,以防止包装袋冻裂。如果是自制粽子,注意随包随吃,棕香会更加浓郁。

  四、科学食用,尤其对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

  粽子大多属于高糖(高淀粉)、高能量的食物,食用时,最好搭配一些蔬菜、汤羹等,既均衡营养,又有助消化。对于糖尿病、三高、肝胆等疾病患者一定要控制食用量。即使是正常人一次也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引起胃肠负担过重,造成消化不良。

  消费者如果发现购买的粽子和生产经营粽子的单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可拨打我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电话12315、12331。

  大肠杆菌: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大肠菌群超标的产品如未检出致病菌,健康风险较低,但反映该食品卫生状况不达标。大肠菌群超标可能由于产品的加工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工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而导致。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8年6月12日

 

[ 收藏 ][ 打印 ][ 关闭 ]